西方,流傳著羅賓漢這號人物,東方從古代就重視所謂的「俠」,連司馬遷著史記,都有「遊俠列傳」,連台灣這彈丸之地,也流傳過廖添丁,為什麼民間會對於行俠仗義的故事念念不忘,原因就是除少數富裕時代,多數時候都充斥著嚴重的貧富不均,能夠大快人心的,也就是這些膽敢與富豪對抗的「俠」了。

連最近幾年的國家債務危機,後來改善比較成功的像冰島、愛爾蘭等,很多思維也是採用劫富濟貧的方式,那就是維持原社會福利思想不變,只不過需要國人共體時艱,尤其是富人更需要成為提供改革的糧草來源。一定有人會說,如果對富人動手,只會逼走它們,這似是而非,因為如果要重整國家,需要的是認同這國家的富人,如果那些牆頭草要走,就走吧,沒有信念的人相信財富也不會長久。

可,台灣政府只能說是爛與亂,爛是整個組織雖尚無希臘等國敗壞,可是好不上哪去,龐大的人力成本與錯誤官僚決策導致的浪費,造成了財政黑洞。亂是完全沒有規劃在做事,疊層架屋的方式在做事,譬如預計明年施行的二代健保補充費,除了有重複課稅問題外,最重要還明顯劫中產階級,對富人反而有利。

重複課稅是,明明利息收入已納入所得稅,理應調整所得稅制,而非額外增稅,不願從根本著手,所以疊了這個組合屋,反而成了四不像。另,補充費要對一些所得增稅,那也要公平無所謂的上限(下限還有點道理,避免增加之作業成本底不上收入),以股利收入而言,上限一千萬,則股利收入10億、1億、1千萬三者竟然課徵的補充費一樣,但其相差的財富高達十倍、百倍,明顯對十分有錢者有利,背離的「劫富濟貧」的硬道理。

不過,從後來新聞上聽到有人因為2%的補充費,要去拆成多筆定存,那還真是麻煩,畢竟是抽利息收入的2%,而不是本金的2%,影響沒有多大。雖節省是一個累積資本的好方式,我也這樣執行著,可真正的致富重點還是在於「開源」,如同運動比賽中倡導,「攻擊是最好的防守」一樣。

錯誤的觀念往往會導致後來的種種問題,明明現在是人力過剩導致經濟發展受限,可多數國家還是被錯誤的 GDP成長思維所制約,以為人口增加了經濟就會成長,真是大錯特錯。真正的結果是,人口增加了,因為從一開始的生育補貼、教育補貼至後來失業補貼等,這一連串無效的浪費,只會加速國家債臺高築的速度,以後也會有亞豬幾國這種稱號吧。

看到政府沈淪還真不是滋味,即便做個都市隱,卻無法避免環境變差後,終究會影響自身。所謂的大環境就是這樣,不是呼口號來個 QE幾、央行買公債來降低債務危機擔憂等,就可以天下太平,實質面轉差就是這樣,如同 黃 先生所寫的「天母的矛盾」般,種種的總合,或許可以稱做「民主的矛盾」吧。

遇到了矛盾,刺也不行,擋也不行,結果是不做等著慢性死亡,或者做了得到兩敗俱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