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只能期待年輕人們,可惜,這反而成為無期待的來源。

 

看郝明義的「如果台灣的四周是海洋」一書p.150,訪問一個未滿30的林性年輕創業家,作者問林如何分析台灣年輕人的構成,林不假思索給了一個數字:

ž              耍廢的佔百分之七十,

ž              沒有任何表示的佔百分之二十,

ž              父母培養的優等生佔百分之八,

ž              真正自己在想什麼的佔百分之二。

這數據絕對是主觀認知,但我個人十分認同這主觀數據,認為耍廢的佔過半的絕對比重。

沒想自恃過高,自肘年輕時,大概也僅是那「沒有任何表示」的一群,不耍廢卻無確切的理念與作為。現在,我認為一開始是哪一個族群都無妨,重要的是,有無挑戰當下的決心與執行力。

不瞭解人類的發展,很難從僵化的世界掙脫出來,可悲的是,即便掙脫出來,面對的依舊是充滿無力感的未來,或許,耍廢讓社會起伏循環,從破壞後去改變,是難以撼動的硬道理。

盲目的嚮往科學或電腦能力,得到的只是有限集合的最佳解,擊敗西洋棋冠軍的Deep Blue,與擊敗韓國圍棋冠軍的AlphaGo,或者當下盛行的大數據等,都是一種誤解社會學的處理方式。

正是這種誤解,把類似的方式拿到金融市場,就產生了許多次的衍生性商品禍端,why? 計算的出是限制式下的最佳解,偽線性關係的錯誤應用,加上無自省與調整能力,還有人性的貪婪原罪,產生的多數是壞結果。

年輕時還會想去改變或影響社會,後來只感到多數人類的僵固性,及自己能力的渺小,選擇了獨善其身。

認知越多,看到了往往是良善不及十之一二,惡劣得十之八九,譬如之前對反服貿雖支持,但基本是漠視的,這兩天看郝明義「如果台灣的四周是海洋」後,雖對小部分願意站出來反抗的人表示稱許與欽佩,可對政客的無能與愚昧,及未來社會的前途,只有更無言而已。

單純相信演算法,信仰科學很好,但請用於自然科學領域就好;願意去信賴人,願意期待未來也很好,但不如預期時不要怨天尤人,甘願做,只能歡喜受。

每個人的未來,在我心中就是命運與選擇的交錯,無能為力的交給命運,個人選擇自我承擔。

然後,等生命終結的一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