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與同事閱讀研討時紀錄,會推薦這書,主要是我主張【效率工作】、【生活與工作平衡】,認為待人處事都該因時因地因人置宜。

 

 

只有笨蛋才會埋頭苦幹:如果是純樸的社會這觀念就錯,但當下的社會這觀念就對,因當下的環境自私人佔十之八九,早不適合單純的付出。書中外包工作的例子用在個人仍存在風險,主要是僵化觀念、無謂的責任與道德觀,可公司層級早已這樣做,也已被認同。

 

時間管理就是生活管理:問題從來不是時間的多寡,而是使用時間與投資時間的方法。

>>我做的事情真的有意義嗎、普普的做會影響到誰嗎? 如果都是No,那就從輕從簡去做。

 

人類臨終感到最後悔的事(P.39):但願當初

沒有這麼辛苦工作、有勇氣做自己而不是符合別人期待、有勇氣表達自己的感受、與朋友保持聯絡、自己更快樂。


想管理生活,先要管好情緒(P.42-46)

  • 第一階段:濫用情緒,依當下情緒負面對待他人->後悔->重蹈覆轍。

  • 第二階段:管理情緒,察覺情緒後,想辦法改善。

  • 第三階段:主宰情緒,如果能了解自己,才能達成管理情緒,並成為主宰。

 

主宰工作的建議(P.44,47-51)

  1. 優先進行最重要的工作                        (很重要,但沒那麼簡單)

  2. 專注在最重要的一件事,不要多工或隨便切換目標 (單一最好)

  3. 優先處理困難,而且要快                       (快一直是我的選擇)

  4. 管理自己的時間資源,不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不在意別人眼光很重要)

  5. 誠實問自己,我是不是在做最有價值的事情?     (重要!!)

  6. 做好時間分配                                 (有說=沒說)

  7. 弄清自己的每天的戰力強弱點並依此分配工作   (沒那麼簡單)

  8. 遠離令人分心的事務,創造充滿專注力的時間   (沒那麼簡單)

 

勞力式的工作OUT,做出選擇的秘訣(p.63)

1.根據能力,選擇一條阻礙最少而沒有極限的職業道路   (很重要,卻很難)

2.讓工作成為假期,充滿熱情                         (很重要,卻很難)

3.研究自己崇拜的成功人士或偶像,效法他們的做法     (很重要,卻不容易)

4.弄清楚應該要堅持什麼,又應該要放棄什麼           (很重要,卻不容易)

5.讓生活槓桿成為人生哲學                           (單純嘴砲語)

 

克服【我還沒掌握工作與生活均衡】的方法:不要區分工作與生活、確認生活目標、放棄不重要的事、勇敢說不。

 

生活槓桿的定義:最少心力法則、80/20法則。

>>你的成果與你做的事情沒有太大關聯,重點是你不做什麼。

>>選重點去做,其它能外包,能由別人完成最好。

80/20法則:少數投入會決定多數成果、必須重視關鍵而忽略不重要的東西。

 

追求生活槓桿,要擺脫重負、困惑沮喪。但如何達成??

 

這件事值得做嗎?? (P.130-155) 要找自己判斷價值的能力。

 

對人類發揮獨有價值的方式,就是服務與解決困難,所以助人是有意義的事。>>可我只助有意義的人,爛人OUT

 

借力使力的生活策略:我最推崇從閱讀來增進【知識】,及無須擔憂金錢後的【給予】。

 

工作或事業的助力:選對了職業、對的職業做對的事、情況允許結合熱情、身邊有對的人、定期審視前四點。

 

善用人際網路與智囊團:這部份我低能,無語。

 

領導與管理:只適合管理者,其他人可忽略。

 

果斷放手、勇敢說不、接受失敗等,都是助於有效率的思維。

 

如何利用或分配時間:這部分我無話可說。

 

生活槓桿工作觀:區分主要及次要工作、定期大掃除、別常做白工、計算做事的投報率(我沒想這樣幹)

 

更多生活平衡的方式:更彈性自由的生活模式、學習一些有興趣的事、外包策略等。

 

小結

 

這書的好處是提供一些還不錯的觀念,如效率工作或生活、80/20、放棄不重要或勇敢說不等,不好的地方就是缺乏系統性,東扯西扯的容易讓閱讀者迷惑,倒底這書最終想表達什麼?

 

對我而言,不管其內容流於片斷,很多我個人也不認同,但要活著有效率這點一定是我追求的,因此,我期望人能活的有槓桿的效益,千萬不要傻傻的只會埋頭苦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