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的消費經驗。

 

史上最貴眼鏡

  >近年老花日顯,九月底去眼鏡行測量看看,是否需要多配一副眼鏡。

  >測量後,老花與近視差一百多度,店家推薦改用【漸進鏡片】,上半看遠,下半看近。

  >因與台廠價差減少,店家推薦Nikon鏡片。

  >鏡片價格差異:過往使用之台廠多層膜三千多、N經典漸進八九千、N客製漸進1萬三四千、N客製漸進變色1萬八九千。

  >客製比經典橫面廣角大,兩旁不致發散;變色多墨鏡功能。

  >當下想了想,選了客製漸進,鏡片要價一萬三千多。

  >過往鏡片最貴三千多,這回光鏡片貴超過一萬,創下史上最高紀錄。這回配一副,約略過往配三副。

  >十月初拿到後,使用一兩周,尚沒太多不同感覺。

電池無力更換二手iphone

  >手機使用度低,選擇使用二手機,原打算三四年更新一次。

  >第一支iphoneiphone5,當時新機iphone8X系列。

  >第二支為iphone 8(當時新機12),更換因iphone5電池膨脹造成機殼裂開,怕爆炸更換。

  >原先再等一兩年後才會換機,幾個月前手機電池突大幅衰竭,連我這種低度使用者,每日都須充電,忍了兩三個月後,選擇更換,至少脫離每天必須充電之不便。

  >一度想脫離iphone,可沒用過之折疊機又貴缺點又多,資料備份方便下,不變應萬變。

  >考量價格與電池力,十月初選去年發行SE3作更替機種,螢幕雖小但降低電池不夠力風險。

  >i手機一旦電池健康度剩七十幾後,就沒啥參考用途了。

 

加上今年六月換新NB,今年是較大額支出偏多一年,消費也具彼得效應,呵呵。

幾千上萬之較大額支出外,幾百上千支出較過往更寬鬆,消費更重視新體驗。隨年紀逐漸放寬支出念想,乃現在進行式。

習慣制約日常,日常消費仍在意價格,不致大手大腳。

 

無為,才能無不為,消費亦如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