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十多年來沒做的事後正確。

 

年前,在某FB上看到,最近一期Smart雜誌報導一位股市致富的台灣阿傑。

介紹中提及幾位曾報導者(二兩、忠孝、冷月映照等),為認知有料之人,故買一本看看。

其成功處在十年內出現一年一倍多增值,致富股為一檔生技,獲利從EPS兩三塊,增加至2022最高近八塊,可股價從2021之幾十,到去年至今三百多,去年獲利衰退時股價仍強漲,本事或運氣?

>市場本質上無正確與否,賺到錢為當下正確,運氣是百分比添加物。

 

台灣阿傑經歷對我而言無助益,真正有幫助是這群至今成功者,皆奉行著­【滿持股】,此為2009起,自己落後市場之最大敗筆處。

過去已思量此問題,不為思維錯誤,而是選擇上錯誤。錯認人類會進步,不致步上泡沫老路,可惜人類本質亙古不變,泡沫起伏終為道。

倒是雜誌中報導,成功者之一,二兩指出,許多人不太採取滿持股,通常會有以下2個問題,若想滾大資產,滿持股是有必要採取的策略:

  1. 就算投資報酬率再高,若是現金部位太高,會拉低整體資產報酬率,資產長大速度會很慢。
  2. 沒有滿持股或持股部位不高,在遇到股市風暴時,通常會傾向要等,但風暴後,股市反彈最快那幾天,還沒有太多部位,而在漲到半山腰才買,報酬可能會少三五成。

 

二兩之言,十分正確,為此,個人資產緩步如龜,一步一腳印,很慢,很慢。

當下沒因此開悟,從此加入滿持股,但確定一件事,低持股將成過往,從今往後,持股率將緩步攀升,或先以三五成為基準,有股市大跌時再思量一次躍過五成大關。

錯過的,就是無緣,原來,即緣來,不來時,默默等候。

不求奢華生活,少了拚搏壓住的急迫性,更無驗證是非對錯之心,不失追求更好之心就好。

 

滿持股為至今正確思量,當下尚未能行,先走三五成,若有幸遇到崩盤,再一躍過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