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對於以下情況特別有感觸,每每在整理部位時,把持股依持有金額大小排列時,就會發現多數前幾大持股,都是虧損的,而且今年最大的幾檔虧損都是這樣出現,why?
因為我篤實的執行「落袋為安」,絕大多數賺錢的持股,都因為賣出而消失在持股名單,或曾經賣過,後來買回也已重新計算損益,故當下會出現比較大的持有,多半有兩種特質:
今年以來,對於以下情況特別有感觸,每每在整理部位時,把持股依持有金額大小排列時,就會發現多數前幾大持股,都是虧損的,而且今年最大的幾檔虧損都是這樣出現,why?
因為我篤實的執行「落袋為安」,絕大多數賺錢的持股,都因為賣出而消失在持股名單,或曾經賣過,後來買回也已重新計算損益,故當下會出現比較大的持有,多半有兩種特質:
****以下我聽到同事講房市不會跌,提供給她的嘮叨話*****************************************************
看了一下這波下跌前高點是8260,雖今天要創高困難度很高,不過有點期望。早盤買了不少,希望能夠有機會把上週五接的標的,趁今天強勢賣掉,掛了賣單,能否成交正等著結果。>>TSMC賣了。
剛看了下月線圖,還是認為8-9月有修正的風險,如果這波反彈有收穫,一定要勉強自己儘量降部位。現在早已追不上那些本益比調整的狂潮,所以要把目標放在減少修正傷害,利用受傷較少,比較快恢復,來稍稍減緩因為鐵齒、不認同,而只能在旁邊,心癢癢的看著瘋狂本益比提升的戲碼,一幕幕上演。
週五聽到朋友在我週日去運動的地方附近買房,恰巧網路上有看到附近有特賣會(最後手癢買了一點),就順便繞去看看。尚不知確切位置,不過如果靠近市民大道,那邊多數是服飾店,會比鄰近忠孝東路有些夜店、紅茶店或餐廳來得適合居住,唯一的問題,就是價格。比較不認同的是,朋友把住家與投資混為一談,我覺得這多少是其促使其買房子的動力之一,可如果有投資想法,就比較會以超出日前舒適負擔來買房,後續的還本付息壓力可不小。我已放棄在現今房價或以上去購屋,如果房價依舊火紅,那繼續當無殼蝸牛好了,自己很不想要被財務負擔束縛著。
自己沒有如另一朋友,其每月給予父母的遠比我多,這部分是自己的幸運,或許也是造成自己走向自由行事風格的原因之一,既無房貸,又尚無撫養父母的壓力,才能這般的率性而為,不想為五斗米折腰。
上週手癢買了一張,即便是短期追求價差的股東,仍要多瞭解一下公司展望。
Tsmc不愧是台股中的指標,IR做得很好,連法說會全程的對話都有全文可看,週五在公司下載,今天早上快速的翻閱一次,得到了以下心得:
昨TSMC法說,說了幾個確實會令人擔心的事,譬如下半年不忘旺(3Q僅小幅成長,4Q可能會下滑)、庫存問題、電腦相關不好等,只是TSMC今年較去年獲利成長的機會仍大,EPS估個7元不過份,本益比不到15X,需要用開盤接近跌停來反應,有這麼嚴重嗎?
傻傻的掛了一張跌停,因為從跌停價後,我有往下承接的興趣,我相信張董說的,20奈米以下暫時沒有對手,這點很重要,因為公司一定要有所謂的護城河,就先踏出第一步好了。>>成交了,短期預期會賠錢。光這檔才11點已成交超過10萬張,達百億元,真是多空交戰激烈。
投機的好日子結束,進入第一天的修正,雖跌幅較指數少,可還是下跌了不少金額,並終止了連紅。原期待著除息、混水摸魚,這兩點今天都沒有。
傳面板不妙,相關類股很慘,自己今天買了第四張面板雙貓之一,持續賠錢中。
投機,最近一週主要的買超,在一擋投信持續賣出的股票,一檔獲利穩定在7元上下,股價百元內的軟體股。如果從其上半年的營收估計,上半年EPS可能在4塊上下,第三季是淡季,所以全年還是估計在7-8塊之間,其歷史本益比低點在10-11倍,現在13X上下是普通水準,我只是因為太多本質不差的股票被炒作後(本益比20-30X比比皆是),選了這檔成為主要持股,持續往下買的過程,並忍受虧損中。
敢接弱勢股,是有所本的,這個月的紙上收穫還不錯,而且目前連六紅暫時無虧損壓力,今天截至11點也還是正數,故打算犧牲一些當期利益,換取未來的機會,只是是機會,還是傷害,待後續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