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看台股指數敵跌幅,會覺得現在沒有明顯回檔壓力,最多不過百點的跌幅,但是若看看跌停家數就會發現(今天上市櫃應該超過100檔跌停),其實個股修正的壓力確實不輕。


比較意外的是,誰在撐住指數成分股讓跌勢不致於蔓延? 前幾天是權值股受到壓抑讓中小型股亂飆,今天又逆轉了,這是所謂「健康的輪動」嗎?


沒有一起走弱確實是一件好事,但是現在盤勢很不好的一點就是,一種一刀切的分法,「漲停或跌停」轉瞬間,一定要這樣走才是資金行情嗎? 難道資金都是高風險愛好者,或者這就是投機行情的本質,披著資金行情的外衣。


我也不認為行情會馬上結束,畢竟現在還有許多人才前仆後繼的加入戰局,我覺得未來可以觀察一些方向:
*主要除權息是在七八月,現在融券大增是否有再次軋空的機會。(我比較認為會有明顯回檔,讓這些融券賺到錢)
*五月份的營收我個人猜測不樂觀。
*最近有些公司在自結4月獲利時,匯損蠻嚴重的,這是2Q財報可能大幅不如預期的一個潛在風險。
*波動度必須要降下來,才有利下一次的上揚。現在經常在瞬間(幾分鐘內)拉高數十點或下殺數十點,這樣的不穩定絕對是籌碼凌亂的表徵,這也是讓有心人上衝下洗的機會。


如果還要有另一個波段機會,一定要「基本面大幅優於預期」才行,這可不能用「基本面回溫」可以打模糊仗的。我一直沒有要上修預期的值主要關鍵就是在我們總經提到的第二Run中「需求回升速度不夠」,這是第二run的成敗關鍵,現在都沒有感受到歐美市場明顯需求回升的動能(光靠中國是不夠的,台灣上半年靠中國後數字也沒多好看)。


最後還是要再一次強調,一旦出現持續性「利多不漲或利多還下跌」,就必須更小心。
*M1B穿過M2的黃金交叉,股市沒有反應。
*如果5月的生產數據持續回升,若股市也沒有反應。
*如果老吳到中國訪問了胡先生,空口說了些聽似利多的事,股市也沒有反應。
*如果我們還有許許多多的陸資來台利多公布,但是營建、金融、資產類股沒有反應。

等到我們最後發現一再的利空不漲(或利空下跌)的話,哪時股市早就明顯回檔了,希望這樣的事不會發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