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從收穫而言,是不值得專篇提及的,但若以花得時間來看,這個頗沈悶的故事也讓自己昏沈了好幾天。

 

人物過多、故事主軸不明是閱讀很大的缺點,我是狠下心要讀完,所以才有辦法略帶著些跳躍的方式把故事帶過,這可能是西方偏向歷史故事的一種常用方式吧,否則應該不會獲得布克獎。如同之前以為,文化差異應該是這作品好壞的一個很重要的決定因素,肯定的是這故事若是在東方,肯定會被批得很慘,意義隱晦不清,就是一大的敗筆。

 

不過總幹事這段話「該段歷史對於後代影響說得上是毫無地位可言」是蠻大的一種錯誤,這故事涉及的是西方歷史很重要的一段宗教改革,雖說 亨利八世是因為子嗣問題去挑戰天主教,與馬丁路德有本質上的不同,卻也是讓西方宗教與政治分離上扮演一個很關鍵的角色,我們認為不重要是因為,中國除了後期的西藏外,並沒有正教合一的問題。

 

我不想去評論主角克倫威爾,因為即便其是主要的敘事者,卻無法真正的從言談中感受其內心思維,忠心是有的,其餘的道德、價值觀並不穩定,而協助國王去挑戰宗教的束縛也沒有一合理的內心審視,連後來去逼迫一些過氣大臣如摩爾(烏托邦的作者)時,也沒有真正合理性,真的很像是一條忠犬,從原先效忠樞機主教沃爾西,後來因前者失勢病亡後,轉而效忠國王、安妮王后,而且察看網路的簡略歷史,最後還是在失勢後被殺,很像是一個腦袋還算清楚(副業是律師、理財諮詢)的權臣罷了。

 

而且這故事因為只有描述亨利八世的一小部分歷史而已,其中也只有在後面與天主教決裂時,處死了一些不願意支持國王的舊大臣、主教等人,並沒有辦法看出這都鐸王朝以兇殘著名的國王,與其後來變得既好色(皇后換了六個),又殘忍(前兩個皇后都是被殺,又殺害了不服從的大臣),有著很明顯的差異。這也讓我一開始看時,還以為國王是個好人呢(愛哭,且對於沃爾西的處置還蠻寬容的),有時候人的善變或偽裝都會在一開始讓旁人產生的錯覺,而亨利八世在這故事就是如此。

 

我倒是對於那最後被殺的摩爾,明明自己很不喜歡女人腦袋空空,但為了滿足性慾,還是妻子不間斷,而書中也坦言這點,講的很白倒是讓我映象深刻。

 

如果不是重度閱讀者(一年12百本以上),我想這本可以先跳過,雖說有人認為這種不加主觀的方式,比較能夠呈現一種可能的真實歷史原貌,但也因為沒有觀點與立場,往往無法凸顯一些可能的重點,要讓讀者自行在陌生的歷史中發掘,這恐怕是太過理想化了。或許這種寫法只適合學術研究吧,在我刻板映象中,學術研究就是這種特性,霹靂啪啦講一堆,卻往往言不及義,少有重點。

 

很可惜一本5百多頁的書,帶給自己很少的體悟,又因沈悶與人物繁雜,削減了閱讀的樂趣,這是很可惜的地方,但我覺得因為這是一本有著歷史的書,而又是一段我們不熟悉的歷史,所以有著深深的隔閡感是很正常的。其實,閱讀不僅內容是重點,藉由閱讀去增加耐性也是我認為很重要的事,因此如果著眼於後,那這狼廳還是多多少少有些貢獻的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