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企業,變成了M型結構,高階的不捨得走,剛進來的一直處於輪動階段(多數未滿一年離開),然後中層逐漸的散去,這就算企業的M型結構化。

這個結構會有兩個趨勢,一為上層擺爛,下層因沒有期待而留不住,所以公司進入一個名存實亡的境界。這趨勢的影響為,中層既沒有分到多少好處,又要忍受下層流動帶來的作業不穩定,離開實屬正常。因此,看到中層離開算是一個理性預期吧。

這個趨勢下,上層只會蓋章與出嘴,實際上對公司運作一點用也沒,可是這群人多數沒有這種體認,沒能帶給公司好的決策就是上層的失職,看到公司走向 M型結構卻沒有做出因應對策,亦是上層的失職。老實說,如果把這群人過半fire,公司一點也沒有影響,這就是為什麼多數公司走向滅亡一途的關鍵原因。

另外的一個逐漸增大的問題就是作業風險,多數公司的主要作業都在基層員工身上,而不穩定的基層就會導致作業風險急速增加。原保留中層的理由是,想藉由中層的經驗,至少可以減少基層作業問題的惡化,但M型結構下,中層正在脫離,沒人管理與缺乏經驗下,出現層出不窮的作業問題,一點都不意外。

老實說,作業風險因為是一種中長期的問題,所以除非組織規模過大,會有小問題累積成為嚴重問題的威脅,否則是不會成為中小企業的關注焦點。只是作業問題如同一個組織的枝幹,開始崩解後,中層因為不願意承擔後續的責任,紛紛求去可以理解,而上層不想去處理這類瑣事,置之不理的混日子也是常態,而當缺乏中層後,基層除了維持因為缺乏願景的高流動外,最怕的是出現惡質的基層,在無人管理下胡作非為,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企業會被基層亂搞,弄得烏煙瘴氣。

有無解決方法? 因為人性的自私與怯懦,並沒有。自私者多數基於既得利益考量,怯懦者只是喪志的一群,本來就無心,故可以視而不見,並非不想離去,只是再等待更好的機會而已。

自己沒有高尚的完全沒有上述問題,只是還沒有需要自私的位置,多少帶有些怯懦,以50步笑百步的方式活著,只要沒有太高的責任風險,又或認為在自我認定的負責範圍裡做好,同樣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過日子。

這就是「鴕鳥心態」吧,與處於亂世的魏晉南北朝中,那些文人從尚玄學、清談一樣,既無法做到經世濟民,就只能在修身上發揮,這是一種理性選擇嗎?

小人物還是要量力而為,這就是現實的真諦,怯懦的表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