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負面情緒從心中浮起,須警覺的設法抑制,不能任其滋長。

 

舉一種負面情緒的可能滋長方式,【羨慕、忌妒、恨】。

許多怨恨起因,一開始並非起因於彼此發生衝突,很有可能僅僅是對方成功或成就超越自己,一開始心裡有點酸酸的,對其成功或成就眼紅,這就是羨慕;而後回想自己,明明能力與表現沒比較差,用過去水果日報哪種比較表來看,明明勝處更多,為什麼自己結果不如對方?

若這個羨慕時常發生自己身邊,這時候自己又有些家庭或工作上不愉快,加上個人並非道德倫理觀強韌者,或許會從單純羨慕,轉變為忌妒,一旦轉成忌妒,那就會不時想要返回一成,或設法做些小動作來避免對方持續或取成果,拉大彼此距離,很多我們認知的背後小動作,皆因忌妒而產生的。

若做了許多小動作還無法改變彼此落差,又或對方感知反擊了,那衝突會繼續擴大,逐漸埋下怨恨的種子,對方可能從不喜歡的人,轉成為了敵人。

最好情況自然是連羨慕心態都沒有,單純為對方高興,可這類高貴的人,成千上萬也難尋一人,我自然也不是。看到認識的人若獲得成功或成就,除非早把對方視為遠勝於自己的強者,不然,酸酸的感覺,那一點羨慕、帶點忌妒心態很難不浮現。

感受到這情緒,如果能設法把自己拉出來,雖做不到真心恭喜對方,至少不要去想對方能力不如自己、過於好運、逢迎拍馬等無謂思緒,不要去多想對方可能有些不良行徑,或單純想,這就是命,就接受了吧,下回再努力就好。

只要不把思緒圈在對方這個人身上,就很有可能不會走入深深忌妒,而後甚至轉為怨恨,才可能把人生走向平靜或簡單生活。

另【憤怒、暴力衝突、仇恨】也類似,一但生氣而導致不理性,千萬要緩緩起,多深呼幾次,或數五秒來暫停都好,儘量不讓憤怒傳入肢體或言語暴力衝突,才不會種下仇恨的根源。

要做到,只能不斷事後自我理性反省、檢討,確認自己的情緒問題,並設法去承認錯誤,化解衝突或不愉快,讓負面情緒僅發於苗,就被察覺而除草,不致長成不可控制、根深蒂固的樹。

因衝動性格關係,我必須時常自我提醒,千萬要降低不理性情緒影響,尤其是負面情緒,即便做不到連一絲絲負面情緒也沒,可不會讓其壯大,為自己人生埋下禍根。

僅僅知之,離行之仍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