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台股投機很有意思,一直處於被TWSE報酬指數追上,與被OTC拋開的情況。原先8月表現略好一點,稍稍拉開與TWSE報酬指數的距離,可9月第二週以來,指數突然轉強,而且是單靠某些權值股,或某些外資操作股,一下子被加權報酬指數追上,可被OTC遠遠拋開的情況,始終沒有改善。

早上在想,如果今年台股能有加權報酬能有10%或以上的漲幅,明年就會是一個風險年,從2008年來,台股走進二退一,這個短期的步調,會延續下去嗎?這是缺乏根據或足夠數據之臆測,僅是數字上的排列組合。

風險確實在市場創高後提升,即便很多人認為創高是機會,可市場長期相對高點的創高,多少有著高處不勝寒之感,人對面高處,可以走強勢的自信,也可走謙卑的保守,自己一直傾向後者。

人的思維複雜與矛盾相間,如果個人經驗是鮮少挫折,多數會逐漸走向強勢的自信,反之容易與保守為伍,且一旦走過後者,原隱藏在人性的風險趨避因子,會從心裡蔓延出來,同藤蔓終於攀上了牆頭,很難再消失不見。所以常自我安慰,或許這些不順遂的經歷,在未知的將來,可能會避免或延遲自己的敗亡。

昨看了日劇「Woman」結局,走的是淡淡、溫馨的和好,最保守的路線,或許是多數人會喜愛的方式。覺得人生真的總是能像這樣否極泰來就好,可這有點奢望吧。主演島滿光連續幾部都是苦情角色,消瘦的身形有加分效果,這樣會對於未來的可能有所侷限嗎?

剛看「孤獨的美食家3」,不是很喜歡這種呈現方式,雖普遍的評價不差。如果單純的飲食介紹,用演的總覺得有些假假的,單純看原著漫畫,或直接如美食節目介紹還是比較合宜,又或如「深夜食堂」般,能夾帶一點人性的小溫馨,自己雖過著獨身生活,可這種單純的獨樂樂,還真的感受不出來。

昨看完「古書堂事件手帖3」,這系列看了三本後,能夠瞭解這作品在日本暢銷的原因,日常生活見聞的小推理,沒有腥羶味,帶點小俏皮。另這作品的成功還有,主角的定位模糊不清反而有著莫名吸引力,一個外貌、身材姣好年輕女子,確有著極度內向、腦袋裝滿書的知識的反差。

早上剛看「黑心帝國」第一章,顯示了人的想法與看法真的天差地別。作者受某化妝品進口商委託,去看可能委託生產的大陸工廠,作者發現有人帶領時生產線看起來還挺忙碌的,可不經意趁上洗手間再回去看生產線時,發現原先的忙碌景象,整個消失,而大陸工廠領導只解釋,員工去休息了。作者一心認為這種假象一定有著貓膩,可向委託者報告時,對方卻樂觀認為,正因為大陸廠商願意這樣迎合,那在價格、趕工等配合度反而會更好,完全的天差地別想法,到底誰是正確呢?我不知道,自己肯定會保守看待,但樂觀的觀點並非一無可取。

看了黃先生對於Fed主席有力候選人Yelen的看法,這種從過去可能事蹟來推論比較具備可信度,光用標籤很容易被誤導,保守派只能說不願意因政策變動造成市場、經濟受到太大影響,但絕對不是單純的因循,如果 QE逐漸顯現出造成市場偏向樂觀、投機的負效果,暫停或反向收回資金,很可能是未來幾年在美國經濟還普普下,很可能的央行政策。

又聽了中國好聲音參賽者及呼聲高的奪冠候選人,姚貝娜的一些過去歌曲,問題不是唱功,什麼歌曲種類都有,但缺乏特色。

今天投機收盤依舊不佳,收紅,卻僅有盤中高點的一半不到,可加權還是持續了尾盤逆襲,仍在低迷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