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我就是演員】,想到了【我就是投機客】,異曲同工之妙。

 

 

【我就是演員】,一個許多知名演員來嘗試演短劇,接受觀眾與三位導師(徐崢、章子怡、吳秀波)評分,獲得名導演合作,並增進知名度的機會。

 

中國綜藝節目,有些如【我就是演員】、【幻樂之城】、【我是歌手】等,讓很多原先就成名,或實力強卻因外型或性格沒這麼討喜的人,有個展現自我的機會,真的覺得這種節目很好。

 

對於原先就很順遂的人,可利用挑戰這種節目,得到自我成就或滿足;而對那些苦無太多機會的人,多了個贏得眾人目光契機,對誰都不吃虧。

 

如果只有這結果,節目也太單調了,節目的主軸永遠是人,人就是最大的變數。

 

看了三集,透過十多位演員的表演,對演戲有更多的認知。三位導師的特性鮮明,徐略偏方法、技術,章及波叔較偏體驗、表現及走心,我認為啥方法都好,只要能動人、感人就可。

 

演藝圈重表象,外表勝於內在早成趨勢,但參加節目中,好幾個實力派演員對這樣的生態卻未能釋懷,徐也用【好演員的春天要到了】來勉勵,可現實並不是如此。以章為例,雖其演技好,但若無外貌相稱,很難有過去至今的成就,先天條件的不平等,是人生中無法選擇,卻又深受其影響的無奈。

 

既然是比賽,絕對存在主觀的不公平,對手強弱、導師與觀眾當場感受,決定勝負,真正的強大不是為勝負而爭,而是為自己能否成長或進步而爭,聽到有意義的話或建議就採納,聽到鬼扯就忽視之。

 

如徐講【好的表演就像呼吸一样自然,好的演員遠躲在角色背后】就很好,章太講求戲劇感,很多時候會流於嘴砲,譬如她覺得齊溪演的太冷靜,可齊溪這樣回答就很好,【我是一個不受控的演員,在那個關鍵點上,我也不願騙自己,如果我哭不出來,如果我不是真到了那個地步的時候,我不會選擇去做那樣的表演,所以我是由著自己當下的一種感受去感受的。】

 

投機客也像演員般,沒有一定的方式或呈現方式,只要能生存就好,如果是我,會偏向認同齊溪的話。

 

還有第三集中,某位男演員說他只說真話,認為演戲是假的,我認同徐說的演戲比較屬真真假假,可那種追求真的態度,讓我有點自慚。

 

想起,上周一參與會議回答會長的話,說自己會採基本分析為主,雖這是自己在公司操作的主軸,可自己心理病非如此認為,我認為任何方式都好,最重要是順著自己性格。自己當下回答的偏向應付,有點假仙,自我反省過後,如果未來還有這樣的詢問,只要自己對工作的態度沒改變前,希望能改為這樣回答:

我不認為有那一種操作方式特別好,適合自己性格最好,我當下比較偏向中短期價差操作,可一直在嘗試中長期的價值投資,如果要我說,投資方式與鄧小平著名的話是一致的,不管黑貓白貓,能抓老鼠的就是好貓;投資或投機也是一樣,不管基本面或技術面,能夠獲利的就是好方法。只是,任何方法都有其優點與缺點,要嘛就做好心理準備接受自己採用方法的其固有侷限,若想要用其他方式來彌補缺點,就必須接受新的弱點,優點與缺點,就是一體的兩面,如同老子所言的福禍相倚道理相同。

 

我的投機,如同那些外表不夠起眼的演員般,普普的存在。也曾陷入那些演員的心魔,覺得沒有比別人差,為什麼結果就是不如,機會就是比較差,可這就是人生,說無奈也好,說認命也罷。

 

重點的是自己想要成為怎樣的投機客,如果要成頂尖,我想這輩子無望了,自己性格上問題太多,那些問題侷限了我,沒有比認清事實更殘酷,更有用,自己接受了不完美的結果。

 

重點不是自己能獲得甚麼,而是自己想要怎樣去面對。如果吹順風,小小享受那些小得意時光,記得告誡自己,記得有市場的助力,絕非個人之能;如果吹逆風,請坦然接受那些不如意的打擊,記得激勵自已,並非完全無成果,否則也不會一直能在市場上生存下來,逆風吹拂下,低下頭好好訓練耐性,並認知風險與自己問題,等待無間道過去。

 

我想成為一個更好的投機客,如同那些想成為更好的演員心態一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