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伴隨著「散戶啟示錄」入手,為了善用那些即將到期的網路書店回饋金。這是一本探討人生多於投機想法的書,很多內容並不容易閱讀,但我給於高度的肯定,這是自己會一看再看的書。

 

昨天把之前在書店翻閱剩餘部分看完,因精神不濟(最近比較嚴重)而讓最後一篇比較枯燥的內容還一度搖頭晃腦,有晚節不保的感覺,卻不會改變對書的評價,絕對不是愛不釋手的才是最好的。

 

書中有太多值得摘錄的話語,這就是書的大用之處,如何在微言大義中去拓展自己的思維,讓自己在認同之處效尤之,在並避免那些自己厭惡的,這就是自己認為有用的書之基本條件。

 

蒙格很坦承的說:「你也不能完全接受我的觀點,因為可能會讓你找不到工作,除非你甘願冒著只能在少數幾個地方謀得一職的風險。」  這話自己感觸很深,因為我多數接受了作者的觀念,也因此如作者所言在工作上出現了限制式,只是我行為還不極端,因此想與做的仍非百分百契合,副作用還沒這麼大。

 

書中的思維也說明了自己為什麼對不確定的社會科學基本採遠之的態度(尤其對學術),理由可引用書中提到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普朗克的話:「經濟學太難了。你想盡辦法得到的結果,卻總是混亂而不確定的。」 這不僅適用經濟學,金融、財務都具備相同的毛病。

 

書中反覆提到富蘭克林的話,「如果你想要說服別人,要訴諸利益,而非訴諸理性」,這是多麼正確、又多麼令人挫折的思維,正確的反映了人類的自私性格,但讓理性退位的壞處就是,人類必須經常的面對興亡這件事,一開始還能說理性時,多數能夠興盛一陣子,但後來多數時間都是利益至上,自然要走向敗亡了。

 

會喜歡這本書有個前提,必須認同信任與道德是個人行為的必要元素,如果自私的人看到這類的思維,很難往下看,這也是之前提及認為這本書最後一定會與「雪球」一樣,在二手書市場大量被釋出,這也展現自己認為重道德與理性的人遠少於講求自利的人,也是讓自己對未來都是偏向悲觀的原因。回顧歷史,為什麼人類的太平盛世都是短暫,而混亂、衰退、戰爭等往往時時間的主流,都是基於相同的原因。

 

剛看了「做我自己」,彼得巴菲特還是倡導人性本善,認為這是很必要的觀念,我就很不以為然。即便我認為人性本惡,還是認同世間存在善,也不會因此做任何事都基於不信任,只是對於負面的事從此都不意外而已,反正先信任對自己還是比較有利的選擇,這是讓生活不會陷入Blue的基本要件,對於懶人就是設法以直報怨即可。

 

如果想要對於正確的人生觀多些啟發,這本書絕對是值得一看再看的好書,雖許多演講稿內容不免有些重複,但正確的觀念多聽、多看幾遍,都是益大於弊的。至少對我而言,能夠藉由許多演講稿,多少吸取蒙格可貴的人生經驗,不見得能夠改變自己什麼,但對思維與視野有著潛移默化的效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