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多禮拜,閱讀的進度緩慢,仍持續進行。
上週看了宮部美幸的『R.P.G』,這是探討網路角色扮演,及背後源生的家庭問題。並不認為如同總幹事所評之2顆星,畢竟作者的敘事文筆依舊,只不過賣弄了一點小曲折,似乎不太必要。以當前網路追尋技術,是可以用IP位置去設法追查出這些角色扮演人的真實身份,應該沒有必要找人假扮才是。此外,辦案是否需要一個生病的人作為掌控,這似乎對於故事沒有特別的意義,不過從那些角色扮演者的談話,似圖展現出人在真實的生活得不到溫暖,反而去虛擬的世界找尋替代,這的確是一種緣木求魚的行動。
絲山秋子的「小聲說話」是一本一本蠻特別的書,作者以汽車作為短篇小說的起點,串成一個中篇的故事。故事中的女主角性格不懂得拒絕,又喜愛汽車。過去的男友用不同的名車作為引子,讓彼此藕斷絲連的產生了一些往來,產生了一些往來,當然也包含了關係。我不太能夠得知作者的創作意圖,是想要描述汽車的性能為主,因為每台車都有讓故事中的女主角親自去開看看,對於汽車內裝、性能的描述也不少。又或趁機把作者自己喜愛汽車的思維呈現出來,又順便展現了性格在小說上,為私小說的一種呈現。整體來說普通,因為少了之前作者比較成功的那種反應社會問題的內容,譬如尼特族、袋小路之男等,都把一些日本當前的年輕一輩心態展現出來,而這本顯然弱掉了。
橫山光昭的「月薪兩萬二也要存到錢!」是一本教人如何節約生活的書,內容頗實用,可惜我本來就是這類的人,所以對自己的幫助很有限。不過如果真的想要節流,這本書應該會有些幫助,閱讀就是要設法強化自己的心智,藉由一而再、再而三逐漸說服自己,想成想要的習慣。
「怎麼知道這檔股票能賺錢?」這本書因為夠新今年三月才出版,又是便宜入手,所以即便其英文是The Financial Times Guide to Selecting Shares that Perform: 10 Ways to Beat the Stock Market,可能僅是一種入門書,不過看了之後推翻了原先的以為,比預期好的多。作者依照自己的經驗,介紹了10種操作股票的方式,也設法去把投資人的性格與這十種方式做了適合度連結。我覺得比較有意思的就是10種方式的介紹,因為蠻有道理的,但比較不理想是如何把性格連結到適合的方法上,人的複雜度還是太高,往往不是做一些測驗(書中也有一個測驗)就可以達成的。如果能夠真的循著自己的性格去操作,確實可以大幅度的增加成功率,這比盲目的相信某一種方法正確的多。可惜的事,最難的地方就是,認識自己都不容易了,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更難。
村上春樹的「螢火蟲」是本怪怪短篇小說集,包含五個奇想式的故事,看過沒有太多想法,作者還是長篇小說比較能夠引起共鳴,短篇故事我比較推崇的還是帶著人性的「東京奇譚集」。
近一週的重頭書籍是,東野圭吾的「新參者」,運用了作者筆下的著名警察加賀恭一郎,採用一種入境為俗的思維,用剛到新環境逐步去瞭解周遭人事物,抽絲剝繭的去串成一個殺人事件的破案。我認為書中比較特別不是去描寫人形町的環境與店家,比較有意思的是,如何把關懷人的心,從書中每一個短篇故事中展現出一絲絲的溫馨感,因為很多時候人們其實都礙於不好意思表達,默默的付出,反而成為表面上誤解的遺憾。其實,我後來多數傾向直言,就是希望不要把那種明明彼此是很關心的,卻因為一些不瞭解而變成像陌路人,可能是日本人沿襲到中國人那種過於含蓄的個性。
當然故事的弱點就是推理的地方比較薄弱,不過傾向社會派,那推理本來就不是重點,而是如何把故事反映出真實人生可能有的面貌才是,而「新參者」的短篇都是在日常人物的往來中去尋找出一些可能的線索,我想這是貼近現實的,所以雖故事走清淡路線(小溫馨的感覺),還是一本好的故事,從細微入手就是我們應該去學習加賀恭一郎的地方。
留言列表